红庙码头探幽

  在旧的光阴里,有水的地方就是路,人跟着江水走。据康熙《潜江县志》载:“在现今王场镇东北部,有一个面积万余亩的白洑垸,它是全邑153个民垸之一,其中心地区就是黄湾和戴河两个村,往东延至汉江边上的红庙码头。”
  红庙码头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码头,1920年前后,为民船停泊口岸,形成小码头,后逐步颓废。1966年,红庙码头改名“红旗”,1981年恢复原名。
   20世纪60年代新建的红旗码头起于王场镇分段,止于三岔口,全长5公里。随着江汉油田开发,这里兴建港口。1967年建成年吞吐能力为30万吨的码头和面积1万平方米的仓库。同时建成投产的还有木材加工厂。尔后,这里逐渐扩大港区,增建设施,使年吞吐能力达到50万吨,成为省内24个重点港口之一。
  从此,千年流水有了新的风景,人世间有了新的风情。渡口成了码头,码头成了渡口。石油人的开拓者从汉江的红旗码头登陆上岸,循入水杉腹地。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建的盐化工总厂与之毗邻。
石油会战为码头两岸人民带来安宁
  当我们重新翻开红庙码头的一页,它的过去并不美妙。新中国成立前的红庙,十年九淹,芦苇丛生,钉螺密布。河湖水面均为当地豪门大户占有。当地民谣说:“红庙接策(泽)口,十年九不收,房屋良田变荒洲,湖霸来抢船,‘刮民党’把丁抽,大肚子病患在身,渔民无出路。”深刻剖析了红庙码头的前身。20世纪60年代前夕,由于汉江鱼源减少和定居、口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部分渔民流徙天门、岳口和监利周老嘴等地,是石油会战给古老的红庙带来新生。
  红旗码头给两岸人民带来企盼和安宁。1969年底,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军区的退伍战士2.5万余人由此登程上岸,为古老的云梦大泽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此,络绎不绝的石油大军、钻机、车辆、金属车削机床等通过这里辗转运往五七、向阳、广华各地。次年3月,人数增至10.7万余人;年底,人数达12.8万余人。共调进各种设备万余台,各种钢材15.1万吨、木材7.3万立方米、水泥17.5万吨;还有大批二、三类物资及3个内迁机械厂的生产建设任务。
  会战历时两年多,根据国家燃料化学工业部的统一部署,从1972年3月下旬开始,会战人员陆续外调出省。两个月时间调出职工3.2万余人,机动设备922台,各类物资10.83万吨。主要调往胜利油田,部分调往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及南阳油田。以上均通过红旗码头这块弹丸之地及时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乘五七油田会战东风,码头也沿堤边修建了几栋水运队职工住宅平房、运输处车队(原后勤部辖20团6连负责码头物资接运),相配套的汽车修理车间。往来行驶的橘黄色小日野车很显眼,成了红旗码头一道风景。离小日野车队数百米外是油田处酸站的四合院、油田码头调度室3层小楼等;紧随其后便有了供应处红旗码头小学、红旗码头商店,与潜江县红旗码头装卸站员工建造的民居融为一体。
  石油人曾经的码头生活
  与我们结伴来探访码头的是现70多岁的王化林老人,他是1970年初随退伍军人一道参加油田会战的,他留在红旗码头,是当年后勤部机关物资供应处宣传科干事,后来在红旗学校当过书记、校长,直到1983年离开码头。老人对工作过13年的红旗码头情有独钟,对这里的风物人情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他的经历更向我们展示了这里曾经的历史沧桑。
  据王化林回忆,那时,不管是新修的职工住宅,还是原先掩映在竹林深处的乡村民居,和周矶、五七、向阳、广华等地均不分上下,形成互为犄角的格局。流转间,有限的地理环境极难腾挪位移,码头都显得嘈杂、繁乱、陈旧。受河水地势和码头渡口两方面的限制,码头对岸就是张港,等菜贩子把蔬菜的摊子支起来,使本来拥挤不堪的堤角街道更显狭窄;建筑物最高也只有三四层,看上去灰灰的、透着风霜;临码头的商铺也不起眼,总给人阴郁的感觉,大抵跟码头的风沙有关,也和汉江每年两次发大水有关。
  我第一次去码头联系煤炭运输是1984年。当时我在江汉石油管理局生活服务公司生产办负责经管,人还年轻。从广华农场转车到红旗新村,一路颠簸,热风扑面。进入黄场附近少有人迹,偶尔有两三辆运煤车之类的越野车,轰轰隆隆地卷起漫天灰尘与我们擦肩而过。通往码头的路,以它特有的时代喧嚣迎接我们。人声、机车声、江面上的汽笛声,周围是如此繁华。在煤炭办公室签了字,领了料单,独自返回单位途中,我顺道来到20世纪70年代初父辈跟随武汉军区2.5万名复转军人从红旗码头下船后集结的地点,眼前仿佛一面面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耳畔仿佛《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歌声嘹亮。往码头上游方向顺公路步行两公里,翻过汉江大堤,到了原红旗派出所驻地。中午,我在小餐馆吃了火烧粑,要了碗细米菜,喝了一瓶广华饮料厂生产的2角5分钱的汽水,细嚼慢咽,等黄昏单位安排的车辆接我回家。
  今日码头已成记忆符号
  如今,码头早已停了所有来往的舟楫,整个渡口,已成了彻底废弃的旧址,没有客船售票处,更没有旅客。只有空旷的3层码头调度室依然在汉江边,疏影横斜的梧桐树仿佛无言地述说着昨日的滚滚红尘。
  码头附近的民居点单位已经全部搬迁,看上去是大片风雨飘摇的废墟。江边的驳船、拖船、滚装船,均隐没在草木蔓生的芦花苇丛中,偶露锈迹斑斑的铁锚和断链,仿佛人世的兴废沧桑都在其间。
像所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现在,红庙码头成了无人登程出行的码头。唯一醒目的是陪伴码头共同发展的水电厂供水车间和供应处煤炭中转站,它们还依然坚守:一个为油城千家万户输送着洁净工业和民用水,另一个为石油生产传递巨大的热能提供煤炭物  资保证。如今,它们像一对孪生兄弟似的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码头调度室对面,还散落着一些水运队旧日的平房。涛声伴我远行,红旗码头在运营的40余年里见证了石油城的变迁和水运事业的发展,成为深留在老一代供应人心中的记忆符号。
  自2010年红庙码头供应处水运队正式解散以来,码头生产进入萎缩时期,供应总库随即搬迁向阳。在交接过程中,码头留下部分地面建筑供地方政府和油田其他单位综合利用,留下工地、单身宿舍、料场码头等,为当地建设服务。
夜晚,站在汉江大堤,看南北两岸,渔舟点点,灯火粼粼,灿若烟花。红庙码头掩映在如墨的风水中,暗沉无声。
  在旧的光阴里,有水的地方就是路,人跟着江水走。据康熙《潜江县志》载:“在现今王场镇东北部,有一个面积万余亩的白洑垸,它是全邑153个民垸之一,其中心地区就是黄湾和戴河两个村,往东延至汉江边上的红庙码头。”
  红庙码头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码头,1920年前后,为民船停泊口岸,形成小码头,后逐步颓废。1966年,红庙码头改名“红旗”,1981年恢复原名。
  20世纪60年代新建的红旗码头起于王场镇分段,止于三岔口,全长5公里。随着江汉油田开发,这里兴建港口。1967年建成年吞吐能力为30万吨的码头和面积1万平方米的仓库。同时建成投产的还有木材加工厂。尔后,这里逐渐扩大港区,增建设施,使年吞吐能力达到50万吨,成为省内24个重点港口之一。
  从此,千年流水有了新的风景,人世间有了新的风情。渡口成了码头,码头成了渡口。石油人的开拓者从汉江的红旗码头登陆上岸,循入水杉腹地。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建的盐化工总厂与之毗邻。
  石油会战为码头两岸人民带来安宁
  当我们重新翻开红庙码头的一页,它的过去并不美妙。新中国成立前的红庙,十年九淹,芦苇丛生,钉螺密布。河湖水面均为当地豪门大户占有。当地民谣说:“红庙接策(泽)口,十年九不收,房屋良田变荒洲,湖霸来抢船,‘刮民党’把丁抽,大肚子病患在身,渔民无出路。”深刻剖析了红庙码头的前身。20世纪60年代前夕,由于汉江鱼源减少和定居、口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部分渔民流徙天门、岳口和监利周老嘴等地,是石油会战给古老的红庙带来新生。
  红旗码头给两岸人民带来企盼和安宁。1969年底,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军区的退伍战士2.5万余人由此登程上岸,为古老的云梦大泽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此,络绎不绝的石油大军、钻机、车辆、金属车削机床等通过这里辗转运往五七、向阳、广华各地。次年3月,人数增至10.7万余人;年底,人数达12.8万余人。共调进各种设备万余台,各种钢材15.1万吨、木材7.3万立方米、水泥17.5万吨;还有大批二、三类物资及3个内迁机械厂的生产建设任务。
  会战历时两年多,根据国家燃料化学工业部的统一部署,从1972年3月下旬开始,会战人员陆续外调出省。两个月时间调出职工3.2万余人,机动设备922台,各类物资10.83万吨。主要调往胜利油田,部分调往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及南阳油田。以上均通过红旗码头这块弹丸之地及时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乘五七油田会战东风,码头也沿堤边修建了几栋水运队职工住宅平房、运输处车队(原后勤部辖20团6连负责码头物资接运),相配套的汽车修理车间。往来行驶的橘黄色小日野车很显眼,成了红旗码头一道风景。离小日野车队数百米外是油田处酸站的四合院、油田码头调度室3层小楼等;紧随其后便有了供应处红旗码头小学、红旗码头商店,与潜江县红旗码头装卸站员工建造的民居融为一体。
  石油人曾经的码头生活
  与我们结伴来探访码头的是现70多岁的王化林老人,他是1970年初随退伍军人一道参加油田会战的,他留在红旗码头,是当年后勤部机关物资供应处宣传科干事,后来在红旗学校当过书记、校长,直到1983年离开码头。老人对工作过13年的红旗码头情有独钟,对这里的风物人情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他的经历更向我们展示了这里曾经的历史沧桑。
  据王化林回忆,那时,不管是新修的职工住宅,还是原先掩映在竹林深处的乡村民居,和周矶、五七、向阳、广华等地均不分上下,形成互为犄角的格局。流转间,有限的地理环境极难腾挪位移,码头都显得嘈杂、繁乱、陈旧。受河水地势和码头渡口两方面的限制,码头对岸就是张港,等菜贩子把蔬菜的摊子支起来,使本来拥挤不堪的堤角街道更显狭窄;建筑物最高也只有三四层,看上去灰灰的、透着风霜;临码头的商铺也不起眼,总给人阴郁的感觉,大抵跟码头的风沙有关,也和汉江每年两次发大水有关。
  我第一次去码头联系煤炭运输是1984年。当时我在江汉石油管理局生活服务公司生产办负责经管,人还年轻。从广华农场转车到红旗新村,一路颠簸,热风扑面。进入黄场附近少有人迹,偶尔有两三辆运煤车之类的越野车,轰轰隆隆地卷起漫天灰尘与我们擦肩而过。通往码头的路,以它特有的时代喧嚣迎接我们。人声、机车声、江面上的汽笛声,周围是如此繁华。在煤炭办公室签了字,领了料单,独自返回单位途中,我顺道来到20世纪70年代初父辈跟随武汉军区2.5万名复转军人从红旗码头下船后集结的地点,眼前仿佛一面面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耳畔仿佛《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歌声嘹亮。往码头上游方向顺公路步行两公里,翻过汉江大堤,到了原红旗派出所驻地。中午,我在小餐馆吃了火烧粑,要了碗细米菜,喝了一瓶广华饮料厂生产的2角5分钱的汽水,细嚼慢咽,等黄昏单位安排的车辆接我回家。
  今日码头已成记忆符号
  如今,码头早已停了所有来往的舟楫,整个渡口,已成了彻底废弃的旧址,没有客船售票处,更没有旅客。只有空旷的3层码头调度室依然在汉江边,疏影横斜的梧桐树仿佛无言地述说着昨日的滚滚红尘。
  码头附近的民居点单位已经全部搬迁,看上去是大片风雨飘摇的废墟。江边的驳船、拖船、滚装船,均隐没在草木蔓生的芦花苇丛中,偶露锈迹斑斑的铁锚和断链,仿佛人世的兴废沧桑都在其间。
  像所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现在,红庙码头成了无人登程出行的码头。唯一醒目的是陪伴码头共同发展的水电厂供水车间和供应处煤炭中转站,它们还依然坚守:一个为油城千家万户输送着洁净工业和民用水,另一个为石油生产传递巨大的热能提供煤炭物资保证。如今,它们像一对孪生兄弟似的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码头调度室对面,还散落着一些水运队旧日的平房。涛声伴我远行,红旗码头在运营的40余年里见证了石油城的变迁和水运事业的发展,成为深留在老一代供应人心中的记忆符号。
  自2010年红庙码头供应处水运队正式解散以来,码头生产进入萎缩时期,供应总库随即搬迁向阳。在交接过程中,码头留下部分地面建筑供地方政府和油田其他单位综合利用,留下工地、单身宿舍、料场码头等,为当地建设服务。
  夜晚,站在汉江大堤,看南北两岸,渔舟点点,灯火粼粼,灿若烟花。红庙码头掩映在如墨的风水中,暗沉无声。

信息来源: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