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约而至的敬拜

  川北偏远的一个小山村谭家坪,是上苍眷顾我首次与世人见面的地方。这里位于丘陵和山区的过渡带,离阆中古城约莫40华里,也有人戏称“丘区”。打我记事起,常听老人们津津有味地讲起这里的每座山峦、每条溪流、每垄田地,似乎这地儿的一草一木都很有讲究,隐藏着奥秘。当然,说得最多也最神秘的,还是让这方子民为之自豪的俗称“印台”的那片祖先墓地。
  “ 印台”位于星罗棋布的众多水稻田正中,面积跟一个小型足球场差不多,因酷似砚台或印章而得名。顾名思义,“印台”同文化和权利有关,象征着这里沾她之光的世代子孙,要么从政吃官家饭,要么经商当老板,亦或从文玩笔墨。历朝历代,自此繁衍生息的祖祖辈辈,虽没出过政界要员或文艺、工商之类的大佬,但小官小吏、经商发财、舞文弄墨的也大有人在。这在十里八乡,也算一处小有名气的风水宝地。这块高出四周田埂近两公尺的坟地,平日里就像位不动声色的慈祥老者,一直默默地注视着生于斯长于斯子孙们的一举一动;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好似一尊端坐于星海中央的神秘玉佛,正翘首以待地恭候各位血脉宗亲的虔诚敬拜。
  在集体劳作的那些年月,几乎没几个人能走出村外,整个村子显得人气很旺。每逢与神灵有关的节假日时,各家各户的乡民们为了给长眠于此的先祖既表孝心,又不至因零距离接触坟地而惹麻烦,便悄悄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一边烧纸钱,一边面对着“印台”默默鞠躬敬拜。然而,近些年,村里的青壮劳力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外出务工,留下的尽是老弱病残。且不说地势稍高一点的田地无人耕种,就连有些老人咽了气,也很难找寻几个65岁以下的劳动力打理后事。万般无奈中,只好央求那些年逾古稀的老者帮忙,以解燃眉之急。不少家庭,空巢老人已成常态,有的甚至逢年过节连给祖宗磕头的人都见不着,这无疑让那些耄耋之辈寝食难安,甚至感到心寒。
  本世纪上个年代末,借清明节再次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的东风,村里一批德高望重的乡贤,实在不忍一个个传统文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丢失,忧心如焚地向乡民倡议: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凡与当地谭氏相关联的血脉宗亲,一律回到原乡集体敬拜祖先。从小靠这方水土养大的我,自然对此倡议举双手赞成。从此,每到清明时节,无论路途多远,工作多忙,我都会挤时间提前赴会。记得第一次参加祭奠活动是新千年的第八个年份。刚过完春节,就先后接到几位乡贤的电话,打探我清明节前的行程安排,再三叮嘱我按时参加。其实,我一直把“守约”看得如生命一样重要,即使他们不打这电话,我也会如约而至的。当我足足颠簸了近三天于清明前日赶到现场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仅有近大半的外出务工乡邻比我提前到位,就连敬拜活动的现场布置也基本就绪。当夜,整个村子沸腾了,其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一般的小城镇。透过彻夜通明的灯火,随处都感受到乡民们彼此不绝于耳的嘘长问短,以及接踵而至的相互串门所显现出来的亲切关怀和浓浓乡情。
  第二天一大早,喧闹了一夜的谭家坪上空又悄然飘起了毛毛细雨,一批又一批急于赶路赴会的乡亲不经意间被弄湿了眼眸,就连陌上的花儿也似乎挂上了泪滴。在这别样的气氛中,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天、地、人之间所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惦念,那种怀想,那种敬意。午时时分,无论是外出务工的,还是长年留守的,都无一例外地齐刷刷聚集在庄严、肃穆的公共祠堂前,唯恐与这个神圣时刻失之交臂。过了一会儿,在事先推举好的一位最副盛名的乡贤带领下,全体面向“印台”三鞠躬,以表达所有谭氏后人对先祖的共同哀思和敬拜。接着,又见一位村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上台来,一面对集体敬拜倍加赞赏,一面对生前那些功高德厚,为村里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先辈,一五一十地进行了褒扬,也顺便不点名地列举了个别长期不顾家、对老人忤逆不孝的现象。此时此刻,我看见有人面红耳赤,有人热泪盈眶,更多的则为台上投去赞许的目光。
   接下来,又分别指定了一名外出和留守人员代表讲话。就在这次聆听中,我意外收获了关于清明的来历和意义。原来这清明源于久远的春秋时代,与晋文公重耳遇难、介子推“割肉奉君”的故事密切相关。我为介子推义不容辞地舍身为君之真情和义举所感动,也为晋文公常怀感恩之心,每逢清明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的感恩情怀所敬仰。若人与人之间再多些这样的情怀和义举,这世界该多美好!一次次的历史轮回中,人们从不敢忘记,在这个气清景明的日子里,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进而将此转换成顽强拼搏,追求幸福的强大动力。显然,这才是我们清明祭奠的本意。
  当夜,应酬了一天一夜的我执意想早点睡觉,可几次躺下还是睡不着,总感觉心里有话要说,只好翻身下床去拜访几位乡贤。真见了他们的时候,除了对活动的组织一再表示感谢和奉承外,涉及敏感的话题却欲言又止。为避免背上“不耿直”的骂名,只好直言不讳地对此活动的可持续性表示担忧。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不是拍胸脯,就是发毒誓,保证在有生之年让这种形式延续下去,至于下一代,下下代怎么搞,谁也不敢保证。其实,我最大的担忧莫过如此。也许我们这一代勿需多虑,那么,下一代、下下代在圣诞节紧接情人节狂欢之后,是否还对清明节感兴趣呢?
  我们可以不替古人担忧,总该着眼未来。但愿这里一年一度的清明,世世代代都有“如约而至的敬拜”。

信息来源: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