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水电分公司(新能源中心)经营管理部,随着今年第6次绿电交易工作顺利完成,年度绿电交易累计量达到5020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倍。1-6月油田油气板块绿电占比达20.18%,化工板块绿电占比9.14%,较2024年同期分别提升6.91%和6.44%。
绿电即绿色电力,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物质能、地热等。双碳行动部油田专家刘赞介绍,在中石化上游企业中,油田绿电消费占比排名靠后,根据中石化油田事业部发布的《国内上游2024年HSE工作报告》,各企业绿电消费占比平均水平为23%,而油田2024年绿电消费占比仅为16.12%,低于目标要求。
提高绿电消纳占比,已经成为油田推动绿色发展的最现实紧迫需要。油田以“双碳”目标为根本遵循,今年将“培育壮大以源网荷储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列入“三大产业”之一,水电分公司积极抢抓向战新产业进军的良好机遇,以油气化工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为路径,多点出击、多措并举,坚决当好油田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向“新”之路并非坦途。“目前,光伏规模增长有限、风电政策阻力大、压缩空气储能经济性不佳等问题,制约了油田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水电分公司油田专家黄涵介绍,他们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在积极参与江汉盐腔压缩空气储能、潜江市“零碳工业园”建设等项目研究的同时,做好绿电交易、光伏运维、电力负荷调配优化等工作,全力提升油田绿电消纳占比。
油田目前的工业用电中,盐卤化工用电消耗量占比近2/3,绿电需求量巨大。当前,国内利用盐穴发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已处于规模化示范阶段,前期的江汉盐穴储气库建设项目,让油田科研人员初步掌握了相关地质和工程配套技术,加上江汉盐化工产能扩建,为今后开发利用采卤老腔提供了先决条件。2024年,集团公司将江汉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作为示范项目,优先布局开展先导试验。
“由于江汉盐腔深度普遍超过1400米,而现有成熟技术适用于800-1200米深度,给项目实施带来很大挑战。”双碳行动部油田专家金燕波介绍,他们与油田相关部门和单位一道,以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研究为契机,按照“2025年完成预可研、2026年完成前期论证、2027年开工建设150兆瓦/750兆瓦•小时项目”三年计划目标,深化基础研究,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目前,项目预可研报告正在抓紧编制。与此同时,完成王场工业园区用能结构系统调研、潭口变离网型零碳场站建设方案的编制及可行性研究,为推进“零碳工业园”建设打牢基础。2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启动,潜江矿区1兆瓦、清河油区1兆瓦光伏项目现场踏勘选址、接入消纳论证等前期工作均已经完成。
绿电交易是当前提升油田绿电消纳占比的最快捷有效路径。“全国各地绿电交易政策都不同,特别是湖北省绿电市场目前供小于求,竞争非常激烈。”水电分公司电力营销岗员工余治勇介绍,他们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密切跟踪分析负荷曲线、太阳辐射量、市场价格波动等情况,持续优化电力交易组合模式和策略,保证了绿电交易超计划运行。
与此同时,该公司按照“应用尽用”的原则,做好现有31个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维护和电力调度工作。“夏季是光伏电站发电的黄金期,但高温会导致组件效率下降、逆变器频繁报警、电缆接头过热等故障,影响发电稳定性。”光伏运维班班长王强介绍,他们利用监控系统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加密巡检频次,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光伏发电时间每天约8小时,存在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可能导致无法全部消纳而弃光。”水电分公司电力调控中心副主任池江停介绍,他们结合湖北省新的电价政策,优化完善光伏发电动态调节机制,通过精细化调度保障绿电高效消纳。今年上半年,油田潜江矿区光伏电站累计发电超5072万千瓦时,绿电就地消纳比例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