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气”磅礴惠神州

心怀国之大者

  十年初心如磐。从“一井独秀”到“众井成林”,“涪陵速度”快到无法想象,“为中华民族争气”是所有石油人的责任担当。

  发源于贵州省的乌江,蜿蜒流淌一千多千米后,在重庆市涪陵区汇入长江。

  千里江山如画。十年前,西南大山深处,一条“气龙”腾空出世,让涪陵成为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风口、世界瞩目的焦点。

  今年是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十周年。十年间,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历程如乌江蜿蜒曲折、兼纳百川,穿越无数激流险滩,始终奔涌向前,最终汇聚成推动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磅礴伟力。

  镜头一:2012年11月28日,焦页1HF井试获日产20.3万立方米工业气流,燃起的火焰高达20多米,拉开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序幕。同年12月8日,集团公司党组把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建设工作交给江汉油田负责,明确提出了“建成示范、走在前列”的总体目标。

  听说涪陵出大气的消息时,王振兴还在大安寨做收尾工作,“有点兴奋,又有点不敢相信,是真的吗?”

  在这位科研工作者的记忆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勘探开发的江汉油田,一直都在追逐大型油气田梦想。从建111井、建页HF—1井到大安寨,一段段“寻气”之旅,失落总是大于收获。一次次欣喜,最后被气井不能形成商业开发的残酷现实所湮没。

  能源乃国之命脉。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的背后,是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严峻现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尽快实现中国页岩气规模商业开发,缓解油气供应紧张局面,是中国石化作为能源企业的时代使命。“有页岩气,但能不能商业化、高效开发,当时是未知数,外部的质疑声很大。我们心里没底,但保障国家天然气供应这件事再难也得干。”油田页岩气领域首席专家刘尧文说。

  江汉油田全力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抢抓天然气大发展机遇,按照建设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目标要求,高位布局、高点起步、高速推进,在巴渝大地唱响为国争气歌。

  焦石,位于涪陵边陲的一个小镇,因为页岩气迅速成为“红色的海洋”。数千江汉将士告别家乡,扎根大山,时刻牢记“为中华民族争气”神圣使命,共同书写属于中国石化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油二代”“油三代”比比皆是,夫妻并肩、父子共事、兄弟齐上阵也不少,早日建成大气田,是所有人的共同心声。2013年,大年三十前一天,当时负责生产运行工作的李念来,还在四处奔走,协调用地事宜,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不解地问:难道你们石油人不过年吗?

  “人活百年,赶不上地层里一毫米的沉积时间,我们要分秒必争!”这句话在涪陵页岩气田广为流传。

  镜头二:2017年,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党支部和采服中心涪陵经理部、江汉采油厂涪陵项目部、采气一厂技术服务部3个业务相近的党组织联合在一起,围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开展联建联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页岩气勘探开发是世界级难题,仅靠一个单位或者一支队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大协作”理念,将中国石化的整体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承载着中国能源战略梦、石化页岩气田梦、江汉跨越发展梦的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属于“多单位”“多兵种”联合作战。油田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涪陵工区党工委,把所有参建单位党组织纳入党工委统一管理,适应油公司模式,搭建联建联创平台,联合参建单位、政府部门等党组织,共促党建工作、共担发展责任、共创技术品牌、共保安全稳定,变“五湖四海”为“万众一心”;探索建立“党建+”融合机制,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评选党员示范岗,在增储上产、攻坚创效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攻坚创效的一线高高飘扬。

  “在气田,地质与工程、科研与生产从未结合的这样紧密。”谈及联建联创带来的好处,一家科研单位负责人由衷表示。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先锋的身影。作为江汉采油厂第一批转岗采气工,复兴区块涪页8号试采站是陈宏涛在气田搬的第7次家。这位厂模范共产党员的足迹,也是气田开发“版图”不断外延的缩影。“考虑到新井新站投运安全风险高、压力大,我们每次都是安排党员骨干担任开路先锋。”该厂焦石采气服务部经理唐旺表示。

  镜头三:2020年,集团公司举行“传承石油精神、誓夺双战双胜”先进事迹报告会,江汉油田作为全系统6家单位代表之一,作题为《逆行攻坚、为国争气》演讲报告。

  疫情来袭,正值春节假期,涪陵页岩气田在岗员工不到三分之一,连一支完整的压裂施工队都凑不齐,眼看生产难以为继。怎么办?

  从正月初四到初七,短短4天,工区339名省外员工安全到岗。所有人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早一分钟返岗,早一分钟复产。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焦石坝到凤来、白马、复兴,新区块新层系多点开花;从冬春保供到抗疫复产,压力与挑战接踵而至。油田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大力传承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以“求真务实、精细严谨、家国情怀”为主要内涵的石化传统,联合重庆市、涪陵区等工会组织,开展“争当新时期铁人、建设百亿方气田、建功国家新能源”等劳动竞赛,围绕钻井、压裂、采气、地面等重点工程队伍,设立龙虎榜,每月一公布,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不断掀起保质量、提速度、降能耗、比贡献的热潮。

  成就梦想,唯有实干。十年间,面对繁重产建任务和诸多开发难题,江汉石油人用行动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科研人员以办公室为家,以沙发、板凳为床,加快地质攻关步伐;钻井队员以钻塔为家,围绕优快钻进,千方百计提速增效;采气工以井场为家,主动增加巡检次数,尽快掌握气井生产规律……“五加二、白加黑”成为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

  “朋友有一次在网上问我,待在大山里孤独吗?我回答,忙得没有时间孤独。”最早参与气田开发的女技术员葛兰回忆。

  “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父亲、丈夫,如果再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工人,对工作尽责,那活的就太失败了!”一位钻井队长的话引起广泛共鸣。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十年间,那些与奋斗有关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气田自2012年12月开始建设,2014年提前进入商业开发,2017年如期建成百亿立方米年产能生产基地,比原先预计10年实现规模开发的时间大大缩短。2021年10月8日,气田累产气量突破400亿立方米,目前打井超过800口,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

打造国之重器

  十年矢志攻坚。从“一张白纸”到“中国样本”,“涪陵纪录”不断被改写,“打造世界领先”是所有石油人的不懈追求。

  镜头一:2014年2月,焦页11-4井的取心卡层作业现场。施工方是专门聘请的国际知名油服公司,作业现场全部用塑料布围起来,不允许中方人员靠近。

  “那次经历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开发页岩气,我们一定要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时隔多年回忆当时场景,研究院科研工作者刘莉依然感触良多。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页岩气,对页岩气的研究偏重勘探领域,相关装备、工具和技术研发大多是空白。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之前,许多参与者甚至没有听说过页岩气。

  “核心技术绝对保密,关键装备只租不卖,就连每次设备售后维护都要付出昂贵的服务费。”气田开发最初几年,中方人员一次次品尝外方关键技术“卡脖子”的痛楚。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油田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从零起步,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与中国石化科研院所,以及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际一流油服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创新形成国内首个页岩气立体开发模式,立体开发区采收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借助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中国石化页岩气工程技术和装备有了最佳“试验田”“练兵场”。油田加强与石油工程、石化机械公司合作,自主研发网电钻机、全电压裂机组、连续油管作业车等装备工具,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1立方米进口压裂液约200余元,国产化后只要20余元。1个进口桥塞约20万元,国产化后不到2万元,反过来销往国外。今年气田规模应用国产井下工具后,压裂费用同比降幅10.3%。

  镜头二:2016年1月,焦页49号平台,来自美国一家知名的油服公司,承担井下带压作业技术服务工作。洋员工杰森在美国公司工作了27年,他说中国页岩气开发在地质条件等方面与美国不同,他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

  “洋外援”到中国打工,正是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以完全开放的姿态,尽显“国际范”的生动写照。与北美相比,我国页岩气多分布在崇山峻岭间,埋藏深,构造复杂,开采难度更大。

  油田创新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管理链条,以“油公司”模式成立涪陵页岩气公司,小甲方、大市场,以200多人的公司有效管理工区近300支队伍8000名员工。实施项目化管理,推行以钻井、试气、采气、基建、运维为责任主体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在多工种、大协同情况下的产建开发高速高效推进。

  从“跟跑”开始,油田按照生产急需、技术先进、信誉良好的要求,面向全球市场,吸纳优质资源,建立了公开公平、优质优价、能进能出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打造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代表着国内外最高水平的同行在这里“同台竞技”,通过引进、消化、改进、提高,也促进了系统内施工队伍能力提升,累计创造200多项生产纪录和技术指标。

  十年前,涪陵页岩气田打一口井需要100多天。今年6月12日,焦页19-S4HF井钻井周期25.58天,刷新气田钻井周期最短纪录。10月17日,焦页18-S12HF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7161米,水平段长4286米,水平段“一趟钻”进尺4225米,一举刷新我国页岩气井水平段最长、水平段“一趟钻”进尺最长两项纪录,标志着我国页岩气超长水平段钻探取得重大突破。

  “以前钻井一开要打一个月,现在只用一天,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钻井工程打了多年交道的艾军回忆说,在井深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涪陵页岩气田目前平均钻井周期40天左右,以“瘦身井”、页岩水基泥浆体系等为代表的页岩气第三代钻井技术正在稳步推进。

  镜头三:2022年3月,焦页12扩平台完成了最大规模的“井工厂”全电驱压裂施工,创5项施工纪录,该工业试验隶属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标志着气田全电驱压裂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井工厂”的概念起源于北美,纵览北美非常规油气革命进程,“井工厂”作业模式作为其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全面对比涪陵与国外地上地下情况后,有关专家得出结论:北美页岩气工程技术不能复制,急需形成适合我国页岩气特点的“井工厂”技术体系。

  走“中国特色井工厂”之路成为必然。油田对传统施工流程进行分解,按时间、空间、设备进行重新组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行业规范;推广施工“学习曲线”,分阶段测算各钻井轮次和压裂试气的施工周期,以最优指标为标杆,引导施工单位千方百计提速提效、不断超越;推进地面工程“五化”建设,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作业、机械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强化地面工程细节管理和过程控制,提升工程质量。

  经过不断摸索实践,适合中国复杂山地环境的“井工厂”模式逐步成熟。“井工厂”技术列入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22版)》,《井工厂管理模式在特大型页岩气田开发中的构建与应用》获评中国石化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奖。焦石坝区块一期产建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气田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从科技创新到管理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领跑国内页岩气开发,涪陵页岩气田打造了一个个“中国样本”,逐步形成了以页岩气层地质综合评价技术、页岩气层开发设计与优化、水平井组优快钻井、长水平井高效压裂、采气工艺配套、绿色开发为主的六大技术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页岩气开发成套技术的国家,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砥砺十年,涪陵页岩气田建立100多项技术标准,取得200多件国家专利授权。“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美国已经没有代际差距。现在国内页岩气开发的同行,在编制开发方案时,都会参考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经验。”涪陵页岩气公司总工程师李远照语气骄傲。

  褪去外“依”、国产“智”造的涪陵页岩气,呼啸而出,气壮山河。

奉献国之涪气

  十年誓言无声。从“绿色典范”到“共建共享”,“涪气”点亮万家灯火,“央企责任担当”是所有石油人的行动指南。

  镜头一:2014年,焦页29号钻井平台。施工人员为了减少作业对当地村民耕种影响,不惜增加人力、物力,让管线沿田埂架空铺设,和直线段相比,每条线路都多绕了几十米。考虑到西南地区多雨,他们塑料布包裹好管线接口,防止油污滴落到农田里。

  《管线绕田走,油污不落地》的故事登上了当年《中国石化报》1版,成为涪陵页岩气田绿色开发的生动写照。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区域位于长江、乌江交汇之处,武陵群山之间,山川秀美,景区众多,是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油田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长江大保护指示精神,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布国内首部环保白皮书——《涪陵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白皮书》,全面推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清洁生产方式和企业自主监督、第三方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四位一体”HSSE监督方式,做到水体保护有效、废水重复利用、污水达标排放,投运国内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废水处置合格率达100%,坚持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油基钻屑,处理后的钻屑含油率在千分之三以下,远优于北美2%的标准。

  从井场到设备,从罐区到平台,员工逐一做好油污防渗、防侵、防漏准备,严控污染源扩散,采取擦洗设备方式,减少废水产生。焦页25号平台施工时,需拓宽进场道路,为保护路边一颗百年榕树,专门重新规划施工路线;焦页14号平台部署井位时,为规避地下溶洞,保护地下水系,平台选址进行了三次调整……

  十年间,“不让湖泊受污染,不让农田染油迹”已成为员工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文明施工的行为准则,涪陵页岩气田被自然资源部评价为创造了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绿色典范”,涪陵页岩气绿色能源项目获集团公司“社会责任示范项目”。中国财经网记者来气田采访,被处处郁郁葱葱的景色震憾,盛赞涪陵页岩气田是“田园式”高产气田。

  镜头二:2017年2月7日,涪陵页岩气公司组织“涪气”志愿服务队来到田间地头,为焦石镇村民抢收当地榨菜制作的原料——青菜头。一位农户现场写了一首打油诗:“油气工人真是好,艰苦找气为国劳,业余助农生产搞,为国为民创财宝。”

  涪陵是中国“榨菜之乡”,每年2月份青菜头抢收季节,家中缺少青壮劳力的农户,都会为人手紧张犯愁。油田每年组织开展“收菜头、助菜农、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收割青菜头超10万斤。

  在开发气田的同时,油田没有忘记身边的“邻居”,始终秉承“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理念,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环保公益等活动,想方设法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衣军”。

  山区土地资源稀少,气田开发过程中,油田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及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周边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焦石镇楠木村党支书记袁普行说,页岩气开发征用了镇上的部分土地,本以为榨菜会减产,没想到年年增产。

  油田主动参与当地“扶贫摘帽”工作,与45户困难户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织参建单位开展助老帮困、农忙助农、义务维修、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500多件次,受益群众2万多人次。2013年以来,油田持续投入5000万元升级硬化60多个沿途村民进户道路,陆续投资600余万元,为焦石镇多个村组修建水池,帮助10多个贫困村兴建水窖、修复溶洞,解决当地村民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今年夏天,重庆地区遭遇六十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气田开发区域周边多个乡镇水源断流,庄稼枯萎,旱情严重。油田迅速伸出援手,采取水罐车拉水、管线输水“双管齐下”方式,为各乡镇源源不断送去干净清水。

  “和石油人做邻居,巴适!”当地村民盛赞“红衣军”。页岩气开发之前,焦石镇经济条件落后,出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如今已经变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乐业的全国能矿资源型特色小镇。

  镜头三:2021年11月30日,涪陵页岩气公司青年志愿者来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的新纪元小学一年级六班,开展“公众开放日进课堂”活动。

  开放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自信和实力的体现。油田坚持“开门办企业、开放建气田”理念,探索社会责任实践,加强社会责任沟通,充分发挥气田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塑造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社会生态。

  作为中国石化首批12家“公众开放日”示范单位,油田主动邀请主流媒体、兄弟单位、气田属地干部群众、知名网友、中小学生等各类群体,走进气田、了解气田、支持气田,架起社会公众与页岩气田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涪陵页岩气田生产区域涉及重庆多个区县,方圆几百公里,输气支干线达274千米,天然气管道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油田编印《页岩气科普手册》,开展科普知识送机关、送村社、送农户“三送”活动,与村民签定《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告知书》,发动群众共同保护管道安全。

  作为川气东送主气源地,油田本着“就地利用,造福于民”的原则,积极推动页岩气就地消化利用,优先供应重庆地区工业和民用气市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气田每年向建峰化工公司提供化肥生产原料气近5.57亿立方米,助力重庆、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区春耕生产。同时,坚持优先选用本地产品,先后引进普钢、水泥、设备、化工原材料等方面20多家重庆地区供应商,参与气田生产建设,带动就业近5000人,显著改善涉气乡镇的经济状况。

  “用上高纯度的页岩气,方便多了。”焦石镇上很多以前用煤球的餐饮业主感触最深。“十三五”末,重庆市天然气消费占比达15.8%,远高于同期全国8.4%的天然气消费比重。

  10年来,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超530亿立方米,源源不断输往长江经济带沿线6省2市,点亮万家灯火,推进能源转型;10年来,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缴纳税费82.94亿元,支持地方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绵绵武陵山,奔腾大气场。一首为国争气歌,十年上下求索路。新征程上,油田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克难奋进、接续奋斗,努力建设“万亿方储量、百亿方产量”大气田,为端牢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