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上线的π-Frame地震一体化软件平台地震处理系统最新版本V2.5.0中的智能初至拾取模块,在江汉油田新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项目中得到应用,帮助科研人员提升工作效率近60%。
π-Frame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面向大数据时代油气勘探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化一体化地球物理软件平台,是国际业界首个基于Hadoop(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大数据技术体系的大型软件平台,其研发涉及底层架构、数据接口、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开发、处理算法研究、数据流控制等。由于系统庞大,被业内人士称为地球物理界的“航母”。其中,地震处理是该平台首要打造的软件应用系统,其作用相当于给地球做“CT”。
该平台于2011年开始研发,由物探院主导,联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油田、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共同研发。其中,江汉油田负责地震资料处理算法研发及批处理模块集成。
2011年起,江汉油田参与了平台的全流程建设及推广应用项目10余项,同时,承担了常规批处理模块研发、升级优化、Spark模块改造等开发工作,以及全流程的模块及生产测试和推广应用。截至该平台最新版本上线,江汉油田共完成该平台82个处理模块的研发,先后共完成π-Frame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在焦石坝、周返、石柱南等7个区块的测试与推广应用,涵盖地震资料预处理的各个环节。
为更好地解决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平台的推广、完善与研发问题,10余年来,江汉油田凭借在常规批处理模块算法方面的坚实基础,不断摸索该平台处理系统在实际生产项目中的应用。该油田以研发应用一体化为目标,成立一支由油田专家挂帅的π-Frame研发与测试队伍,融合数学、计算机、物探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在批处理模块开发、模块测试、流程参数测试、示范应用流程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同时,油田技术人员还总结了一套缺陷修复策略和标准流程,可以在平台每次升级时进行批处理模块的升级适配,切实提高缺陷修复效率。截至目前,该油田累计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和19件软件著作权,有助于解决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使用和大系统开发的难题。如今,π-Frame处理系统整体效果与商业软件相当,油田通过推广应用,在支撑实际生产、应用经验总结、软件优化完善、处理人员培养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效。
下一步,江汉油田将继续响应总部要求,配合物探院等单位进一步扩大软件应用规模,做好技术支持培训,抓好产品持续研发,增强处理系统技术优势。加快π-Frame处理系统迭代升级和规模化推广,大力提高自主研发产品对国外商业软件的替代率和服务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