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江汉油田:搭梯架桥建强“智慧”油田员工队伍

  “手动操作的时候,上扣、卸扣、高挡、低挡为点动操作,松手即停……”11月17日,在江汉油田广13斜-8井施工现场,采服中心设备人员现场为作业工讲解自动化修井机操作技能和维修方法。

  面对信息化、自动化等“智变”带来的新情况,江汉油田加大基层操作人员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基层员工信息化、自动化操作技能水平,为“智慧”油田建设提供支撑。

  “智变”带来新问题

  11月14日,荆州采油厂二号巡检站陵72接转站巡检员倪亚俊点开手持移动终端里的生产运行智能管控平台,查看生产指挥中心派发的工作任务,今天要到哪儿干、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一目了然。 倪亚俊介绍,自从有了这个系统,各种任务再也不用经过“厂—管理区—班站”层层传递了,生产指令“一键”直达。

  “我们站从原来的20多人精减到个位数,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运行效率提高了,各项经营指标也都完成得很好,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广使用。”该巡检站副站长周吴晶介绍。目前,该站人均管井数大幅提升,产量持续稳定。

  缓解用工压力,安全、高效……提到信息化、自动化,基层员工给出很多正向反馈,尤其是在劳动强度大的一线岗位,成效十分明显。“以前井口要站两个员工,负责起下油管,现在有了自动化修井机,井口不再需要人,安全性提高了,也减少了重体力劳动。”采服中心试油133队队长康锐说。

  便捷的同时,新问题也随之而来。“要了解更多本专业之外的知识,比如采油工除了要熟练掌握化验、计量等岗位技能,还要了解机械表的使用、故障排查等。”周吴晶表示,尤其是对于年龄偏大的员工,信息化推广后,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新事物,他们有很强的本领恐慌感。

  对于一线员工来说,了解信息化、自动化知识,成为拥抱“智慧”油田必须掌握的技能。

  强化培训提升技能

  10月28日,采服中心试油133队进行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涉及自动化修井机的起下流程、参数调配等内容。“我们每个月都要考,及格才能上岗操作,不及格要再进行针对性培训。”康锐介绍道。

  目前,该中心已在试油作业施工中全面推广自动化修井机。为了让一线员工快速掌握操作方法,他们聚焦“理论+实操”,邀请设备厂家专业人士和中心技术人员,对设备构造、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理论培训,并指导员工上机操作。

  江汉油田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为一线员工充电,持续补充知识、更新理念,提高员工现场操作水平,打造一支适应“智慧”油田建设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为什么在单项任务完成后提交不成功?为什么我明明上传了任务却显示不了?”在荆州采油厂同兴接转站,员工提出生产运行智能管控平台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信息部门员工一一解答。

  考虑到采油站点分散,该厂每周至少一次到基层站点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员工移动终端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很多,每一项任务流程都不同,操作界面复杂,要挨个给员工讲解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该厂生产指挥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欢说,通过上门实操培训,员工信息化平台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明显。

  主动求变争当技术能手

  每季度,采服中心会对员工的自动化操作水平进行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于向辉已经两次拿到“大奖”。

  “评比采取综合评定的形式,理论考试有硬指标,要达到95分以上;实操是邀请厂家和中心技术人员、大班干部一起,根据现场操作的流畅性、安全性进行打分。”康锐介绍。

  只是学会操作还不能满足自动化发展的需要。该中心面向自动化操作人员,从“理论+实操”出发,通过打分排名,进行评比奖励,激励员工主动求变、精益求精,成为技术能手。

  此外,员工在下功夫提技能的同时,还主动学习设备故障处理,为后期设备维护保养做好技术储备。如今,遇到液压钳卡死、感应器接触不良等小故障,员工已经可以自己解决。

   此外,江汉油田还发挥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室作用,通过导师带徒、现场项目历练等方式,帮助员工掌握信息化技能。

信息来源: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