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来,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走进一线,拍摄最生动的新闻画面。
抵达现场,是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新闻作品的必然要求。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汉江水位持续上涨。10月3日,我跟随油田领导采访防汛工作。在得知汉江即将迎来今年第一号洪水后,强烈的新闻敏感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鲜鱼”。那天采访结束,我立即电话了解一级泵站取水趸船现场的相关信息,明确采访时间。第二天,我拿上拍摄装备与同事一起赶往现场。
在抗洪一线,我构建了空中+地面立体式拍摄模式:航拍、大景、近景、特写,用足了丰富的镜头语言。视频第一个镜头,没有太多语言和文字,扑面而来的是航拍的一片汪洋。当记者拿着望远镜观看水位进行现场解说时,配了一个水位计的特写镜头;采访一级泵站班长时,他指着前来支援的同志们,说多拍拍他们;还有视频结尾处趸船上高高飘扬的国旗……这些画面中同期声及诸多细节的运用,让观众瞬间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国庆期间,我们据此拍摄编辑的《迎战!汉江第一号洪水》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浏览量超1.5万,电视、微信融媒体同步推出,中国石化视频号也进行了发布。
现场报道是对记者的观察力、判断力、行动力的综合考验。在深入现场、深入一线、贴近采访对象的同时,还要做足功夫、细心拍摄、提炼要点、组织语言,才能让每一次现场报道更鲜活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