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藏宝阁”,油田生产好助手

  江汉油田岩芯库简介

  江汉油田岩芯库始建于1958年,负责地质资料汇集管理工作,主要对油田勘探开发实物岩芯、岩屑资料进行保管利用,是国家自然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岩芯库涵盖湖北江汉盆地、山东清河、陕西坪北、四川涪陵、内蒙古二连浩特、东北彰武等区域大量地下地质实物资料。2017年,岩芯库进行现代化改造,现有大型现代物流仓储自动化库房两座、货位14720个,是一座从事科研工作的地质资料宝库。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按地质设计的地层层位和深度开展钻进工作,向井内下入取芯工具,钻取出的岩石样品叫做岩芯。岩芯样本中有些岩石形成于几亿年前,甚至几十亿年前。岩芯是了解地下地层和含油气特征最直观、最实际的资料。

  在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岩芯库大厅,玻璃储藏格内整整齐齐地摆满了一列列岩芯,上面还能看到菊石化石、笔石化石、双壳化石等各类化石。

  “这里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实物地质资料库,保存着江汉油田勘探开发建设65年来取得的3.5万米岩芯、1.8万箱岩屑,相当于江汉油田的地质档案馆。这些宝贝是勘探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岩芯库负责人杨宏介绍,“别看它们一言不发,其实它们会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关于千米地下的秘密。”

  4月23日,岩芯库内一片忙碌,潭71-5-斜1井31盒岩芯入库。5名管理员高效配合,一人认真盯着电脑屏幕提取岩芯图像元素,两人仔细观察取芯筒柱记录核查,两人上架下架。他们细心谨慎地对待每块岩芯、每个环节,最大限度保障岩芯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最近新井岩芯入库量大,正常情况下,每天平均只能扫描岩芯20米,但为了赶进度,现在几乎每天扫描30米。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扫描员陈建军说。今年以来,他们加急扫描岩芯18口井1573米、剖切岩芯12口井1155米,以超常规的速度用半个月完成1个月的工作量。

  岩芯管理流程繁杂,每道程序都需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岩芯扫描看似简单,但去污、纠斜、旋转、裁剪、拼接,以及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调整都要求极高,尤其是破碎或风化严重的岩芯碎块,要求近乎苛刻。哪怕数据偏差一点,也可能导致资料偏差,影响科研结果。

  “岩芯份量重千斤,是开启油气资源宝藏的金钥匙,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将来着想,不让任何一份有价值的档案漏失是我们档案人的职责。”组长孟立萍道出了全体管理员的心声。

  岩芯库集中管理了湖北江汉、山东清河、陕西坪北、重庆涪陵、内蒙古二连浩特等区域大量的原始地质实物,各个库房的岩芯资料差不多都装在了管理员的脑子里,随便问起一盒岩芯在几排几架,属于哪口井、哪个区块、哪个年代,他们都门儿清。

  为提高岩芯的使用效率和利用价值,他们摸索出一套务实、高效、优质的方法,从基础性“收、管、用”向“管理支撑、学科研究、精准服务”的体系转变,全力支撑科研生产。

  江汉油田油气综合研究与勘探部署专家吴世强拿起一块标有“黄61斜井,2358.6-2359.0”的岩芯介绍:“这块岩芯是2023年1月26日从潭口地区取出的。就是通过这类岩芯,我们发现了湖相碳酸盐岩规模储量,这也是江汉油田在湖相碳酸盐岩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获得了中国石化勘探突破二等奖,入选中国石化2022年十大油气勘探发现。”

  2022年,江汉油田成果斐然,实现多个首次、创造多项新纪录,技术支撑油气当量首次突破700万吨。这些功勋背后,无不有岩芯的功劳。而每块岩芯,无不凝聚着管理员的心血与汗水。

  目前,岩芯库已成为江汉油田开展石油石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石油、地质高校的研究者、其他兄弟油田单位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工人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参观学习,成为展示油田形象的“代言人”。

  岩芯库将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为己任,加快推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为油田勘探开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

  留言板

  江汉油田油气综合研究与勘探部署专家 吴世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从井场取芯到划样、切割、岩芯描述,再到送样分析,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数据准确性。一旦原始数据出现差错,后续的研究将错上加错。由此可见,基础工作至关重要。岩芯是了解地下地层和含油气特征最直观、最实际的资料,对我们的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 张 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新一代石油人会牢记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踔厉奋发、笃行实干,在能源保供、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各个领域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端牢能源饭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和使命。


信息来源: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