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脚下的泥土多了,服务更有力量

  洗脸的时候,李文杰才发现,脸上已经被太阳晒出了眼镜框的印记。

  这位85后机关干部,来到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钟市联合站实践锻炼30多天了。上一次深入基层,还要追溯到11年前。“算起来,只在采油队待过一年。”李文杰用“有经历没有经验”形容自己的基层工作。

    李文杰的情况,正是江汉油田近年加快干部队伍年轻化遇到的问题。7月,江汉油田党委启动“千名干部下基层”实践锻炼活动,计划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1000名党员干部实践锻炼任务。首批151名党员干部迅速投身火热一线,用汗水磨砺意志,以实践增长才干,提能力服务基层。

    皮肤晒黑了,和大家的距离感少了

    来到江汉油区广北站,来自公司党委组织部的90后干部蔡颖洁发现一个现象:虽然站里有空调,但大伙儿很少用。

    “大太阳底下站着,就算不干活儿,也是一身汗。班站员工年龄普遍偏大,一冷一热担心受不了。”跟班劳动以后,她深深体会到了基层班站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起初还擦防晒霜,后来发现不管用,就不擦了。”蔡颖洁觉得,皮肤虽然晒黑了,但和大家的距离感少了。

    投身一线,更需要融入一线。按照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的目标,江汉油田各部门(单位)鼓励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生产最前沿、任务最繁重、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回炉补课。

    在老22斜-7井,来自工程技术管理部的杨红斌,跟着采服中心试油(气)133队,已经完成了两口井的施工任务。“施工点离家远,他10多天没有回家,跟我们同吃同劳动。”在133队副队长向大平看来,杨红斌就是他们中的“新工人”,没啥特殊对待。

    “车间里事情多,要眼里有活儿,主动干、抢着干,才受老师傅喜欢,别人才愿意教你。”在采服中心生产准备大队井控车间,来自企改法律部的谌爽已经找到了快速融入新集体的诀窍。

    来到一线,真切感受到“本领恐慌”

    下基层一周后,计划写150字的小结,王强却写了近千字:“不知不觉就写多了。”

    距离油田本部500公里外的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建南镇,来自页岩气管理部的王强,正在红页1井组跟班学习。这次贴近一线,他真切感受到“本领恐慌”。

    “过去主要负责井位论证和部署工作,对后期开发参与的少。一些现场生产设备的知识,以前只知道皮毛。这次下基层,帮我补上了这一课。”王强说,自己过去下班总爱刷抖音,现在都忙着通过视频动画弄懂设备的原理知识。

    按照计划,每期干部下基层锻炼时间为3~6个月。油田各部门(单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干部学习工作履历,组织“人才画像”,科学合理确定实践锻炼方式、目标及任务,并组织签订实践锻炼任务书,通过学习调研、轮岗锻炼、跟班顶岗等方式,让干部带着任务下基层,真正学有所获。

    作为油气施工作业的上级管理部门,每天跟班学习,杨红斌感受到“从动口到动手”带来的变化。“工具设备、流程细节、安全环保,现在对现场情况了解更清楚了。”回过头来看,他也认识到,过去的一些方案制定,对基层的实际情况考虑不是很周全。“真懂才能真抓,只有自己亲身参与过了,方案制定才能更具针对性、操作性”。

    扎根基层,发挥特长展作为

    “魏站长家里养的两只大鹅,最近咋样了?”午饭时间,李文杰和大伙儿有说有笑,十分熟络。

    除了生活中打成一片,在公司办公室从事理论政策研究的李文杰,还成了油田改革政策的义务宣讲员。

    “今年,我们站实行业务外包,大家特别关心,我们总怕讲不清楚,是李文杰帮助我们理顺思路,向员工细致讲解改革政策。”江汉采油厂钟市联合站站长魏军亭说。

    充分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江汉油田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实践锻炼的最终目的。江汉油田各部门(单位)采取“四不两直”、现场调研等方式,抓实实践锻炼过程管理,组织锻炼单位做好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纳入相关人员年度绩效考核,推动干部扎实补好基础课、练好基本功,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深入一线,干部们切身感受到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辛苦。蔡颖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班站党支部书记交流工作经验,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来自生产运行管理部土地管理室的王海忠结合现场实际,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完成9本土地证的办理工作。

    “后期计划各个井场都跑一下,全面了解采气一厂的生产现状,把现场管理与自己的专业更紧密结合起来。”在王强看来,下基层才刚刚开始,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信息来源: 
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