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过去每个所都喊缺人,都想要人,现在业务优化整合后,技术力量得到充实,每个基层单位都不再说缺人少员了。”说起机构改革调整带来的好处,江汉油田工程院副总政工师、组织人事部主任李彦的喜悦溢于言表。
工程院原有规划研究所、采油工艺研究所、油气工程研究所等11个研究单位,技术推广中心、化学质量监测中心、产品试制中心、服务中心4个辅助单位和1个非常设机构。原有的机构设置专业划分非常细致,比如钻井,就有钻井地质工程设计中心、钻井工程研究所以及石油工程监督中心3个单位。然而,随着单位人员减少、结构变化,以及工程技术发展,大工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有的岗位设置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为进一步厘清管理界面,明确职责分工,增强队伍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工程院于去年12月启动机构改革调整,按照“核心业务优先保障、专业技术优化整合、重点领域集中管理”原则,对机构进行合并归类、改革调整,力争实现专业化管理、项目化运行、市场化经营,打造独具油田特色的石油工程技术品牌。
调整后,原有的基层单位由16个变为9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线人员“多”了。“以前,每个科室作为独立部门,都要配置主任、副主任、经管员、资料员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在科室减少,岗位合并,解放了相当一部分人力资源去一线从事技术研究工作。”李彦介绍,部门整合以后,过去分散的力量相对集中,方便部门站在全局角度去合理配置各专业和各领域的技术人员,适应未来市场形势需要。
科室合并不仅是一线人员相加,更是业务相融。钻井工程研究所员工代林以前单纯从事钻井工程设计,钻井地质工程设计中心、钻井工程研究所以及石油工程监督中心三个部门优化整合为一个部门后,他开始学习起地质设计。“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统筹考虑,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地质特点和工程适应性更佳的钻井方案。” 钻井设计研究中心书记姜建平说,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更有利于钻井工程专业融合创新发展。
涪陵气田是该院最重要的服务领域。过去涪陵项目部是该单位的一个非常设机构,由各基层单位根据现场需要临时派人前往,存在职责界面不清、人员没有编制等问题。此次改革调整中,该院成立页岩气技术服务中心,同时改革考核分配机制,实行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单位拓市创效积极性。
“以前,为气田提供技术服务的收入都算在涪陵项目部,各基层单位派人的积极性不高,现在各单位给气田提供了多少服务就算多少收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派人去。”页岩气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江说。
为配合业务整合,该院加快人事调整和队伍建设,启动院专家、主任专家和副主任专家选聘工作,组建8大生产运行项目部,由专家对专业业务进行分类管理,解决现场问题,加快年轻干部培养,让老中青人员“各得其所”、相得益彰,都有施展才华舞台。原生产安全部主任刘晓瑜转聘为主任专家后,在焦页8号平台连续指挥压裂施工4段,创造单人单日压裂施工段数新高。今年6月,他与其他6名技术骨干组成风险探井平桥1井技术保障团队,连续奋战一天一夜,圆满完成该井压裂施工,获日产20万立方米高产气流,取得重大突破。院专家周青松针对气田杀菌剂杀菌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查找分析原因,在完成新的杀菌剂配方研发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排水采气泡排剂评价评选上,目前室内试验已全部完成,即将在焦页50号平台进行现场试验。各级专家着眼现场“疑难杂症”把脉问诊,智囊团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子动满盘活。改革后,该院运行更加顺畅,队伍活力迸发,生产节奏明显加快,效率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在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该院全体员工全力追赶,二季度完成涪陵气田62口井的压裂设计和现场监督,占全年任务的2/3。企业由一季度亏损2100万元到二季度盈利1300万,超利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