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安装油管液压钳时,尾绳要采用至少12.7毫米的无断丝变形的钢丝绳,根据井内油管规格选择好主、背钳钳牙,同时要将液压钳调到合适压力。”5月25日6时左右,总3斜-3-6井井场已经热闹起来。采服中心井下作业部XJ120修井队副队长任兆阳蹲在液压钳旁,趁着等工具的间隙,一边调整设备一边给围拢过来的工友们,进行现场教学。
这样的场景,近日在采服中心各个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第二届“最强操作”竞赛启动以来,各基层单位创新采用岗位操作“碎片化学习”模式,910名参赛员工铆足了劲,利用一切机会提升技能。有的利用班前会后的20分钟组织“微练兵”,将操作规程分解成知识点逐个突破,有的推出“点餐式培训”,由员工上报薄弱环节,汇总后集中现场授课。目前累计开展练兵300余场次,培训100多场次。
为确保培训质量,该中心组织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教练员,业务部门现场指导学员进行演示,录制了42个实操项目视频,为员工提供学习素材。“去年看直播学经验,今年有视频‘开小灶’,操作细节都有特写镜头,对着屏幕就能纠正自己的操作。”该中心涪陵经理部SY135队员工陈俊感慨道。
比赛项目设置更加科学全面,应急演练项目结合各岗位实际,包括6项通用类和1项新增的专业类,首次实现辅助生产岗位全覆盖。在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环境监测岗员工方丹和同事们正在演练化学试剂灼伤事故应急处置流程。虽然是后勤岗位,但安全无小事,去年只能当观众,今年终于能上场比试了,大家练习得特别起劲。
在理论练兵方面,该中心采取多项举措确保学习实效,单项赛牵头业务部门结合实际建立专业考试题库,党总支书记每日跟进员工刷题进度,培训站每周督导练兵落实情况,并随机开展电话抽考检验学习效果。随着比赛深入推进,油区现场处处涌动着学技练功的热潮。“每日一练一统计,每周两测试”、现场技术课堂、导师带徒……处处呈现着“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正如采服中心党委书记所说,这项赛事的意义远超竞技本身,它正推动着标准化操作融入日常基本功训练。